平罗县北京红缨教育东方明珠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享受美味午餐。
核心提示
滑旱冰、骑平衡车、做篮球操……9月16日,石嘴山市平罗县桥馨B区博苑新天地幼儿园里,孩子们快乐玩耍。
看着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园长仇学志内心充满期望: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下,自己的这所幼儿园即将向普惠型幼儿园转型,未来可期。
与此同时,我区还有许多民办幼儿园,正在向普惠性幼儿园转型。今年4月,我区印发了《自治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以进一步规范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有效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目前,大部分县区迅速行动、强力推进,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更多收费低、质量好的普惠型幼儿园,向孩子们敞开大门。
问题导向 城镇娃娃何以入公办园难
每到9月,“幼儿园报名大战”就会如期上演,城镇“入公办园难”“入普惠性民办园难”“就近入园难”成为老百姓面对的一大难题。原因在哪?
“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是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渠道,是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入园需求的重要保障。”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按照《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老城区改造、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都应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此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城镇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和人口规模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2017年,自治区教育厅对全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举办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大多数城镇小区没有配建幼儿园,有的虽然配建了幼儿园但没有办成公办园或者普惠性民办园。
这,就是造成城镇“入公办园难”“入普惠性民办园难”“就近入园难”十分重要的原因。
推进整治 各方合力解决入园难题
仇学志是在2015年与开发商陈义签订协议,以每年35万元的租金租下场地创办这所幼儿园。通过4年的发展,目前在园幼儿已达到270余名。
“这所幼儿园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师资、完备的设备,孩子能在这里接受好的教育。”家长焦兴旺对幼儿园非常认可。但也正因为投入不菲,相对平罗县其他幼儿园,博园新天地每生每月880元的保教费用较高。“保教费降不下来,将一部分工薪阶层挡在了外面,制约了幼儿园规模的扩大。”仇学志告诉记者。前不久,平罗县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与陈义进行对接,陈义积极响应,统一在退还土地出让金及幼儿园建设超出规划面积部分建设费用的前提下,将幼儿园无偿移交给政府。
“希望能在政府的支持下,降费用、扩规模,给百姓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仇学志说。
平罗县北京红缨教育东方明珠幼儿园园长刘莹也在算这笔账。
房租每年25万元,占了经营成本的25%以上,且要逐年递增。幼儿园21名教师工资大都不到3000元,低工资造成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幼儿园由房东移交给政府,那么省出来的钱就能投入到教师身上,把我们优秀的教师留下来!”刘莹说。
201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要求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使用等情况进行治理。为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我区部署开展专项治理,集中解决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进一步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专项治理明确要求,要解决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问题。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没有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的,要限期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已挪作他用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回。要解决小区配套幼儿园未按规定使用问题。回收的幼儿园,都要交由教育部门统筹办园,可以办成公办园,也可以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但坚决不能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拥有6所民办幼儿园的盐池县,已经开始探索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学路径。
在盐池县城区,共有9所幼儿园,其中6所民办幼儿园全部为普惠性幼儿园。在资金投入上,盐池县实施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两年资助政策,以及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等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购买学位或减免保教费,做到了应助尽助;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将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全县教师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园长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大力开展“送课下校”联片教研等教学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知名幼教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园长和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不断提升园长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有所育,根本之策在普惠。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各地切实疏通城镇普惠性资源供给的堵点,回归城镇小区配套园的公共服务属性,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秦一舟 文/图)